Overblog
Edit post Follow this blog Administration + Create my blog

《藍天白雲》 — — (3) 香港文化沙漠作為一種假象

May 4 2019


《藍天白雲》 — — (3) 香港文化沙漠作為一種假象

結語


在書寫最後一節的時候,網上不少平台都轉載了內地影評人的文章〈港片終於死亡〉,由「金像獎無米之炊」談起,論及香港電影的困境 — — 「大賣的合拍片進不去,小眾的本土片出不來」,「悲哀的不是香港電影沒落,是我們不再談論香港電影。」


誠然,當香港電影不再是一個被談論的對象時,她就從此消失。雖然有人說近年是香港本土電影的「小陽春」,由《十年》一石激起千層浪,《樹大招風》、《一念無明》、《藍天白雲》⋯⋯本地電影再一次吸引一部分香港人的視線;可是,在香港文化前途不被看好的大環境下,無人能預料這是否香港電影的「迴光返照」。此外,〈港片終於死亡〉一文提到一個重點 — — 港產片製片人的自我局限,如果製片人將目光局限於本地片的圍欄,則港產片難以被外地所討論、更無可能再一次影響世界各地的觀眾。


與製片人相對的是,香港觀眾亦有一種視野的局限:認為港產片無法與世界電影相提並論。

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曾經風靡全球,李小龍、許氏兄弟、成龍等電影均震驚全球觀眾,同時香港電影總產值更是世界第二大,獲「東方好萊塢」之稱。九十年代中後期,香港整個文化產業包括電影、音樂逐步走向低潮。現今香港一方面承受世界文化的衝擊,另一方面受壓於大國陰影之下,港人對於香港電影以致整個香港文化存在一種「自卑」之情。

若果我們用 Marvel (或西方) 的標準來看待《藍天白雲》,一定會得出《藍天白雲》是爛片的結論。有人說《藍天白雲》上不了國際舞台,但這就代表她不是好電影嗎?絕非 — —

審美可以有多少個標準?想都不用想,答案是「無限」。能符合國際審美標準的,不一定是好電影;只要曾經有一幕、一個場境、一個眼神、一句對白、一句歌詞⋯⋯即使只有一瞬間、只要能夠觸動你的,就一定是好電影。

“Beauty is everywhere. It is not that she is lacking to our eye, but our eyes which fail to perceive her.” (這世界不缺乏美,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。) — — Auguste Rodin

這個時代,也許好的香港電影不多,但它們一定存在 — — 問題在於,你有沒有能力發現「美」。


存在

除了「自卑」,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朱耀偉在其著作《繾綣香港:大國崛起與香港文化》指出了一種「錯認」 — — 香港因為其中西交融的特點而被「錯認」為沒有文化(Abbas, 1997), 香港的文化想像因而被限制在國家與全球化之間,政府對自身現有的本土文化視若無睹。

但文化確確實實地存在於香港,而她需要永遠地存在下去 — — 儘管她有起有伏,儘管她被扭曲、被打壓,她仍然必需存在 — — 正如香港一樣。無論天時地利人和均對香港文化不利,有人說香港文化是在荀延殘喘,有人說香港將會被中國吞噬⋯⋯這一代的香港人,我們會讓香港存在,無論是以哪一種姿態,直至我們一個一個地消逝 —— 那時再冀望後繼有人。

她存在,因此我們可以談論;換個角度,我們談論,所以她存在。愛的相反不是恨,而是冷漠。如果你認為現今香港文化是垃圾,那麼,請你告訴我們 — — 至少請你看看香港人的創作結晶。即使幸福美滿的結局不會存在於現實世界,即使香港文化未必會重返高台,如果可以的話,我希望能看見屬於香港的那一片藍天白雲。


香港文化風光一時,高鋒難再,重光未可期。「聽廣東歌」、「睇港產片」漸漸成為一種說不出口的羞恥,看外國電影、聽英文歌才算有品味。當日的你和我或許認為香港文化俗不可耐,轉投全球文化的花花世界;

如果,我說如果,有一日香港文化重光,那時候 你又會否回心轉意?

參考

  1. Abbas, Ackbar (1997). Hong Kong: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. Minneapolis, US: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.
  2. 朱耀偉:《繾綣香港:大國崛起與香港文化》
  3. 朱耀偉:《香港研究作為方法》
Share this post
Repost0
To be informed of the latest articles, subscribe:
Comment on this post